真美照相館
廖文雄
從小耳濡目染下,技術由然而生的相館第二代傳承者:廖文雄先生。
由廖文雄經營的真美照相館為第二代繼承人,
承接父親營業至今,已有七十年的歷史。
第一代身為畫家的老闆,曾至日本寫真大學留學,
學習攝影技術有成,回到臺灣開設照相館。
之後由八歲就開始耳濡目染的兒子,
也就是現在的廖文雄繼承經營。
真美照相館的創始店,因失火已不在原址,
現在承租的店面,為後來搬遷的照相館,
即使如此,仍然有熟客知道這家相館,
並上門找廖文雄拍照,也有玩傳統相機的攝影愛好者,
會與廖文雄討論傳統相機拍攝方面技術。
廖文雄先生仍堅持使用的傳統相機,記錄著相館的歲月。
於攝影設備未數位化之前,
過去的人像攝影全憑著多年的拍攝經驗,
在快門按下去的瞬間,就是攝影師好功夫的展現,
所有的條件需一次到位,光線、景深、背景、人物,
並加上後製的修片技術。
廖文雄講究的不只如此,他覺得數位化的攝影成品,
其精緻度與細膩度遠不如用傳統底片拍攝來的優質,
所以除了器材底片,連沖洗裁切也不假機器,
全都是自己手工完成的,老闆娘說:「光裁切相片這工作,
就是個花費時間、人力的工作。」
此外,廖文雄還有另一個堅持,
就是沖洗出來的底片是不讓客人自己帶回去的。
如果需要加沖洗,可再回到店裡,
廖文雄所堅持的品質,從拍攝到所有產出的相片,
一定都要親自手工完成,這就是專業攝影師的堅持與好口碑。
按下快門的瞬間,捕捉一張張屬於回憶的痕跡。
從最基本修片用的鉛筆開始,到暗房中的相片沖洗,
傳統攝影、相片沖洗技術,都是需要基本功磨練,
對現代的人來說,多數仍舊選擇能快速修片、沖洗相片的現代科技,
廖文雄深深感嘆,一身好手藝目前都未有人傳承。
現代的科技化、數位化的時代,
讓攝影也進入數位攝影的年代,
數位化的快速,與傳統的費時費工相比,
如同其他傳統手工藝,所面臨到的一樣,
這樣傳統的攝影方式,也漸漸消失在消費者的選擇裡。
廖文雄也描述,因為現在傳統底片的需求減少,
連生產底片的廠商也關門,沖洗相片的藥水也是,
都得特別訂製等待,相對成本也會提高。
面對這樣數位化的時代,與沒落的傳統技術和產業,
從老闆的語氣中,可以感受他的無奈。